笔记标题建议使用完整的句子,避免模糊主张
Edited: Saturday 7 June 2025

%%我的理解:: 待办 需要学习和养成这个习惯。%%

在[[常青笔记]]的写作过程中,我发现使用完整的句子作为笔记标题,有助于笔记保持面向概念([[常青笔记应面向概念]])。例如:[[教育计划往往会自我颠覆]],[[常青笔记实现顺畅而渐进的写作(「渐进写作」)]]。

这些笔记标题通常是陈述句或者祈使句,明确地表达主张。主张明确的标题驱使我在笔记的主体部分充分围绕标题进行分析,以支持标题提出的主张。如果我写了一则笔记,但是却很难用精准的标题总结它,那么这通常表明我的想法不清晰,或者这则笔记涉及多个主题(违背了[[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]]的原则)。在这两种情况下,解决办法都是将想法分解,然后先写自己最理解的部分。

问题也是很好的笔记标题,因为这个位置能驱使我提出触及笔记的核心的问题。有些问题确实是历久弥新的([[卓越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遗传的?]]);而其他问题笔记则更偏向于短期的启发式卡片(助记媒介如何助力非专业知识的学习?)。第二类问题的目标是摆脱问号,将其重构为以陈述句/祈使句为标题的笔记。

这一策略的几个常见例外:

  • 我只在定义核心术语术语时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(其他笔记一般围绕这些术语展开)。例子:[[可执行的写作策略]],[[设赋体验]],[[赋能环境]]
  • 提纲式笔记(见[[在写作时创建推测性大纲]])如[[§ 笔记写作系统]]
  • 更多内容请见[[笔记类型体系]]

开始写笔记时,我通常不知道标题会是什么。标题往往涌现在笔记正文的写作过程中。当一则笔记使我联想到一个清晰而强有力的标题时,这表明说明我开始理解这则笔记了。相关文章:[[常青笔记的标题就像 API]]

See Also